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现在,青春是用来奋斗的;将来,青春是用来回忆的。”青春如初春,如朝日,如利刃出鞘。现在,属于青春的赛道已经铺就,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,青年唯有只争朝夕,志存高远,踔厉奋发,才能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,才能在书卷上演绎最华美的篇章。
在青春的征程中,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,以他们的拼搏、奉献与担当,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。在中博校园中,也有这样两位学子,他们是刚刚完成2025年职教高考22级高考3班的沈艺伟、詹锐坚。两名同学在考试结束后,不约而同地选择留校作为义工回馈母校。
反哺初心感恩历练
“我留校的初衷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一项技能,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;陪伴教过我的老师,感谢他们在自己迷茫时的指引和鼓励;保存多一份对学校的回忆,这里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。”沈艺伟同学结合原专业特长,留在学校“U漫”动漫实训工作室。白天他在工作室继续深耕学习动画制作相关的技能,晚上辅助动漫专业廖老师做学弟学妹动画制作赛项备赛指导。
“我只是想感谢学校。”当问及为何留校服务时,腼腆的詹锐坚同学回答到。感恩不是空话,行动才是最好的传承。在校期间,詹同学乐于为班集体服务。目前,他自愿留校作为一名图书室管理员,书籍归类、卫生清洁等工作都一一细致完成。用他的耐心、细心,让图书室焕然一新。将“社会主义接班人”的使命转化为具体行动,积累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。这份志愿精神,正是他“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”誓言的生动注脚。
良师引领班级赋能
两位优秀学子均来自同一个班,在采访中表达对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感激。最让他们感到幸运的,在中博校园遇到了一位专业水平极高的班主任,遇见助力他们成长的每一位科任老师。班主任李瑜琼老师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,在她悉心教导下,班级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更是让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,大家喊出了超越本科线的响亮口号。这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,不仅激励着同学们在学业上不断进取,更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两名同学如鱼得水,为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迷茫寻路职教逐梦
与大多数中职学子一样,起初两位同学的成绩也不理想,尤其是语数英三门文化科加起来才100多分,这样的成绩让他们失去了信心。
来到中职学校,起初也陷入了迷茫,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。然而,学校对职教高考的重视,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老师口中描绘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。那是一个充满知识与挑战、梦想与机遇的地方,不想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,他们渴望去看一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。在了解到这条赛道后,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,心中渐渐坚定了自己的目标——升学,去体验美好的大学生活。
“这没到最后出成绩的时候都不要放弃,都有机会逆风翻盘”
“我想体验高考的淬炼,给青春一个完整的答案。”
破釜沉舟,没有退路,摆在面前的唯有全力以赴,带着这份笃定,他们,心态越来越静,路越走越稳。最终,沈同学以高考332分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录取;詹同学以282分被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。用行动证明:敢于走出舒适区的人,终将收获成长的馈赠。
踏实学习步步为营
谈及高考学习规划,他们都有着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。首先,他们强调上课认真听讲是关键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蕴含着老师的智慧结晶,只有全神贯注,才能将知识真正吸收。其次,遇到不懂的问题和知识点,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,绝不留知识盲点。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,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。课后,认真做习题,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知识点的巩固。同时,在科任教师引导下,他们十分重视错题,将错题视为提升自己的宝贵资源,通过分析错题,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,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。
规划未来,不负韶华
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他们也已经有清晰的规划。沈同学选择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,詹同学选择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,打算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,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,未来从事相关工作。他们相信只要努力拼搏,就一定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最后,对学弟学妹们寄语:“anything is possible!时时刻刻都要相信自己!道路也许会是曲折的,前途一定是光明的。不要因为尚能忍耐的困难而沮丧,不要为一时的困难而灰心。黑暗即将过去,曙光就在眼前,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。”这不仅仅是一句鼓励的话语,更是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。
两位同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无论起点如何,只要不放弃,坚定目标,努力奋斗,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职校学子,在青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,逆风翻盘。
同时,他们回馈母校,留校服务的行动更值得我们钦佩。“老师,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,很多时候很迷茫,您都给我指明了方向,感谢遇见您。”采访中短短的几句话,深受触动,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,人生在世,亦要胸怀一颗感恩之心。未来,让我们将这种精神传递,将感恩之旅延续下去。